我国有了自己的气象卫星(改革开放40年·40个“第一”)

2018-12-20 09:10:29来源:人民网

  “5分钟准备,1分钟准备,30秒,10、9、8……3、2、1,点火!”1988年9月7日,山西太原,凌晨4时30分19秒,我国第一颗自主研制的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一号A星成功发射,准确进入太阳同步轨道。数小时后,在世界气象组织二区协第九届会议上,时任世界气象组织主席、中国国家气象局局长邹竞蒙手举一张卫星云图,向与会代表展示了风云一号A星提供的首图。
 
  这是中国气象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是我国卫星和地面系统建设从无到有的重要节点。从此,我国告别了完全依赖外国气象卫星数据的历史,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卫星体系。
 
  为了这一刻,气象和航天工作者付出了近20年的努力。气象部门早早开始地面应用系统的研发,自20世纪70年代起,我国就已具备接收国外卫星云图的能力。但只能接收图像,并未定量处理,无法挖掘原始数据或推算出各种气象要素,没有充分开发其利用价值。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我国气象卫星事业发展乘上了改革开放的东风。气象部门引进了气象卫星资料处理软件,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在运算速度不及如今个人电脑百分之一的“大型机”上,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团队下苦功夫,熟练掌握了卫星资料定量处理技能。
 
  1985年,得益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对发展中国家的NOAA卫星资料应用援助项目,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业务人员自主开发了一套完整的卫星资料处理系统,为风云一号地面系统的研发奠定了坚实基础。在风云一号发射前半年,包含14个软件包、40万条程序的风云一号地面资料接收处理系统正式开发完成,达到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
 
  软件日益进步的同时,硬件也在全速构建,自1974年起,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开始组织卫星资料接收处理系统的可行性研究,经过两年选址、8年建设,北京、广州、乌鲁木齐三地气象卫星地面站拔地而起。1987年12月26日,风云一号气象卫星资料接收处理系统通过国家验收。
 
  1988年6月25日,在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风云一号A星通过评审出厂,运往发射基地。9月7日,卫星顺利发射,从第一条轨道开始,地面系统就成功接收处理了卫星下发的资料。6时9分,第一幅可见光云图回传。照片上图像清晰、纹理清楚、层次分明。3小时后,这张图在世界面前亮相。
 
  在风云一号A星研发过程中,我国建成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地面应用系统,为后续改良和创新打牢基础;形成了一支有实力的研发队伍,成为日后研发壮大风云卫星家族的中坚力量。这也是后来风云卫星在轨服务时间普遍超过卫星寿命期,甚至运行长达10年的基础所在。
 
  如今,我国已成功发射17颗风云系列气象卫星,现有8颗卫星在轨运行,是世界上3个同时拥有极轨和静止气象卫星的国家(组织)之一。随着我国气象监测和探测能力的继续发展,风云卫星正以越来越强大的能力,走向更宽广的舞台。

战略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