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先林院士:地理信息行业的深思与展望

2014-03-24 08:49:04来源:3S新闻周刊

       刘先林院士的风采与精神在地理信息行业早已传为佳话。

  笔者第一次见到刘院士,是今年2月份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的一次行业座谈会上。这场会议不乏来自协会和企业的老前辈们,刘院士穿着朴素而低调,他头上戴着一顶针织毛线帽,脸上挂着招牌式的微笑,在众人中彰显与众不同的随和与亲切。
 
  会上,刘院士的发言有声有色,犀利而动情。从地理信息行业形势聊到互联网经济冲击,再谈到地信市场与网络经济之间的融合发展趋势,似乎很难让人相信眼前的这位讲述者已年过古稀。他对时代信息敏锐地洞察、收集与分析,让笔者觉得他不仅仅是“摄影测量与遥感测绘的专家”,更是一位深谙整个地理信息行业与网络经济规律的资深观察者。
 
专访刘先林院士:地理信息行业的深思与展望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先林
 
  本期《3S新闻周刊》采访团队走近刘先林院士。从刘院士客观、鲜明、直率的语言中,无不透露着他对地理信息产业现状的深切关怀。每当说到关键的地方,刘院士难以掩饰自己的激动之情,眉目间流露着他对行业发展的喜与忧。
 
  作为地理信息行业的老前辈,刘先林院士在科研领域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工作态度影响着每一个地信人。如今,年近76岁的他,每天还是忙忙碌碌、奔走辗转于科研一线及学术会议等场合。这也正如刘院士在此次采访中给我们留下的深刻印象:他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对待自己最热爱的事业。
 
  【对话刘先林院士】
  如今,像SWDC数字航空摄影仪、JX-4、Geolord-AT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产品,不仅已在航空测绘装备及后处理软件领域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国内得到很好应用的同时,也远销到国外,扬名天下。随着国内更多自主研发的测绘软硬件产品正纷纷崛起,它们如何走向全国、走出国门,是刘院士更为关注的。因为只有自己国家的产品起来了,地理信息行业才有望迎来更大的发展与突破。
 
  《3S新闻周刊》:您的多项科研成果曾在测绘领域引发了巨大的影响,从您的经历出发谈一谈,地信企业应该如何理解并实践创新?
 
  刘先林:从根本上看,我认为地理信息企业还是应该主动发现国家在建设过程中最需要什么样的技术或产品,并基于自身的企业能力,做切合实际的研发。
 
  目前有一个不太好的现象,国内的用户宁愿花更多的钱买国外的产品,但实际上它们的操作体验对国内用户来说并不算好。
 
  这倒给了国内企业一个机会。在了解到国外产品的短板后,努力去做相关的改进研发,并在竞争环境相对初期的阶段中,做到比国外的产品还要好,把更好的产品推向市场,甚至推往国外,产品就会有足够的竞争力。
 
  《3S新闻周刊》:科研成果确实需要产业化,对地理信息行业而言更是时不我待。那么请您谈谈这些年科研产业化的现状是怎样的情况?
 
  刘先林:测绘科技成果有一个很大特点就是更新比较快,加之国人的习惯就是喜欢用新的东西,所以一项技术或产品,可能只有10年的生命周期就该进博物馆了。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还有不少科研成果没有实现正式投产、走向市场。我认为这对地理信息行业来说是很悲哀的。毕竟国家在人才方面投入那么多钱,如果仅仅是培养了一批只能写论文的研究生、博士生,而他们的科研成果最后却没能产生任何效益,这是绝对不行的。这里面存在着科研模式上的一些弊端,需要亟待改进。
 
  《3S新闻周刊》:从您最近的研究来看,这些年,您和团队一直在致力于研发车载激光建模测量系统,目前这项研究进展得如何?您是怎样看待地面移动测量的前景的?
 
  刘先林:我们从2007年就开始着手对该系统进行研究,在移动测量车上,几乎所有的专业测绘传感器设备都需要配备,比如卫星定位、惯性测量单元、扫描激光设备、照相机、里程计、计算机、后处理系统等。
 
  但要让这些装备发挥效果不仅仅是简单地把它们堆叠在一起,还必须实现协调和综合利用。目前来看,这项研究在一些应用中已崭露头角,但还有不少困难需要攻克,我们最终的目标就是不断提升车载激光建模测量系统的精度,扩大这个系统的应用领域。
 
  从地理信息行业发展的趋势我们能看到,对地理信息的采集首先是从太空开始,逐步发展到航空,再到地面,人们对地理信息的需求越来越细致、具体。所以我认为下一阶段,车载激光建模测量系统会打开国内行业应用的新局面,这块市场在未来也会变得非常明朗。
 
  比如在建筑领域都提倡保温建筑。在对建筑进行改造时,就可以通过激光车扫描建筑物的精确尺寸,提升施工准备材料的效率和准确度。这些都是测绘精细化发展的前景与优势。
 
  对当今的市场环境,刘院士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最前端测绘硬件装备制造的价值体量是“1”,那么中间端的地理信息软件开发和处理则大约有“10”,而到了应用领域被网络巨头们玩转起来的新数据价值就是“100”!面对着大比重的落差,刘院士感慨,地信人的确需要好好反思!
 
  《3S新闻周刊》:您曾提到,地理信息产业更大的价值在于经营数据,但这些能力都被互联网巨头所掌握。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刘先林:正像我们近几年看到的在导航产业中,互联网图商的身价在不断翻番,但在前端的装备制造和软件开发领域却相对处于利益链的底端。
 
  造成这样的结果,我认为主要是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对地理信息产业形成了强烈的倒逼,在整条服务链逐步变为“前端硬件-中端软件-后端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应用”格局的同时,地理信息技术的受众快速增长,甚至太多新兴的地理位置服务抢在政策制度之前就已经推向了行业及民用市场,但这些市场更集中于互联网巨头们的手中,传统的地信企业却在这股浪潮中出现了市场份额逐步缩小的现象。
 
  另外,由于市场运作成本的增加所造成的利益分配的不均衡,以及前端、中间端的国产地理信息产品难以形成更大的市场也是重要原因。
 
  《3S新闻周刊》:的确,当前地理信息行业的发展现状更多是依赖于国家的项目支持,这个市场本身还没有打开,您怎样看待目前这种困局?同时企业又该如何改变?
 
  刘先林:现在大多数地理信息企业只擅长于接受国家的任务,比如他们更多是在寻找像数字城市和智慧城市这样的政府项目,基本上90%的地信企业靠这些项目中的外包工程生存。企业走不出去成为我们地理信息行业最致命问题。
 
  所以企业应该主动走出去培育一些新的市场,企业之间在市场竞争中也逐渐从“小船”变成“大船”,合作、兼并、整合,形成独立发展与自主创新的能力,才是未来要做的重点。
 
  另一方面,就像我们过去就一直在提“4D(DEM、DOM、DLG、DRG)生产”,等到了数字城市时期,还是把“4D”那套东西拿过来重做,再到智慧城市、地理国情监测,很多人还会想到这“4D”。所以有些技术也在牵绊着我们的视野,大家应该多去着眼新的技术。
 
  《3S新闻周刊》:今年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意见》,您认为该《意见》中的指导思想是否会助力行业的发展?
 
  刘先林:我个人理解《意见》的出台对企业来说将是一个新的信号及转折点。过去企业依托事业项目发展势头十分迅猛,但一旦项目减少,企业就不得不依托转包甚至二包、三包勉强生存,这与我们所熟悉的以市场为资源配置主体的说法是相违背的。
 
  所以我们很欣喜地看到《意见》将对地理信息企业在市场化过程给予的支持,今后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趋势将会日益凸显。
 
  在科研领域辛勤耕耘的这几十年中,尽管取得了诸多瞩目的成绩,但刘院士觉得自己最亏欠的就是家人。在采访的最后,刘院士谈到了这一点。他觉得,人应当在工作和家庭之间做到兼顾,自己年轻时没有考虑到,但今后会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家庭,把优良的个人精神作为宝贵的财富留给下一代传扬下去。
 
  《3S新闻周刊》:搞科研是您这辈子最大的兴趣,但早晚需要把这份重担交给地理信息行业的下一代,您对于未来有着怎样的打算?
 
  刘先林:现在年龄大了,我也希望能把过去的时间弥补回来陪一陪老伴儿,过去总是她一个人做饭、吃饭,现在我经常会陪她一起买菜,而且我拿起了锅铲,给她做饭。工作方面比如搞移动测量车的时候也在把更多工作交给年轻人来完成,我就出一出标准和框架。
 
  回顾自己的过往经历,我对工作的付出大于对家庭的关爱,所以我认为大家需要在工作与家庭中找到平衡。
 
  但到了今天自己觉得还是要以工作为主,因为我始终希望通过研究这些高科技产品,用科学释放一定的劳动量,比如帮助更多长期在外业劳动的工作者们多创造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这样的牺牲我认为是值得的。
 
  如今在家待的时间长了,我还是会整一些小的发明,比如把打蛋器改造成洗碗机,总之创新的意识还是停不了。
 
  《3S新闻周刊》:新一代地理信息人将承载这个行业的未来,您有什么话想对他们说?
 
  刘先林:我原来曾对我们的员工说,科研就是“地狱”,因为科研工作的确很辛苦,但一旦取得了成果,这种快乐是难以估量的。
 
  而且搞科研工作要求每一个人都必须细心,还要有责任心,更不能出现个人品质问题。在测绘行业,一旦个人出现了造假或泄密的行为,不仅要进监狱,对国家的危害将是无可估量的。
 
  《3S新闻周刊》:等您到了真正退休的那一天,您觉得留给这个行业最大的财富是什么?
 
  刘先林:我的孩子也曾问我类似的问题,他问我这辈子究竟为国家实现了多大的创汇。我告诉他你用不着关心这个,我也不会去算这个了。
 
  看到国内企业发展逐渐呈现万马奔腾之势,我特别欣喜。过去四维远见承载着几乎90%以上的市场份额,但现在我们的企业必须要考虑如何做出更快、更好的创新来面对国内同类企业的竞争。未来的路会越走越难,但会越来越有意义。
 
  我想自己所剩下的就是一点精神财富了,希望能透过我的经历,激励后辈们好好干!(采访|本刊执行主编 王帅 文|本刊编辑 陈启临)

战略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