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测绘产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砥砺奋进十年回眸

2021-01-04 10:54:25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终于,以唐古拉山口最后一幅图结束了为期40天的西部外业检查工作。一路走来的酸甜苦辣,融化在今日明媚的阳光下,流淌在我心间。”参加地理国情普查西部外业预验收工作最后一天,李畅在海拔5231米的唐古拉山口,写下了上面这段话。
 
  作为国家测绘产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李畅的感受朴实细腻。而这,也可以说是该中心无数忙碌身影与脚步的背后,大家服务自然资源管理、促进测绘事业发展初心使命的浓缩与凝练。
 
  从修订测绘成果质量管理办法,到对全国测绘产品质量进行严格监督检验,再到稳步推进测绘地理信息工程、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十年来,无论城市乡村、山间田野,抑或湖边河岸、荒芜戈壁,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
 
  这样一群“把关人”,他们胸怀热情、肩负使命、勇于担当,在“创新、协同、品质、效能”理念引领下,不断书写测绘产品质检事业新篇章。
 
  艰苦奋斗
 
  为高质量发展铺路架桥
 
  罗伏军体型偏瘦,戴着度数不低的眼镜,如炬的目光里闪动着坚定爽直的神情。常年跑外业风吹日晒,他的脸上留下了岁月打磨的痕迹。
 
  “10月的内蒙古寒风刺骨,那里没有想象中的茫茫大草原,只有漫天飞舞的道路扬尘。”刚刚结束的外业工作虽然辛苦,但说起职责使命,罗伏军眼神中就透着一股韧劲儿,话语掷地有声:“不符合要求的,必须立即整改!”
 
  作为测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测绘质检工作中经常会遭遇酷暑严寒,或需要跋山涉水,经常会吃不到可口的饭菜,或吸不到充足的氧气,还可能碰到缺水、停电、遭遇疫情等多方面恶劣环境和条件,查图、赶路、挑灯整理资料都是家常便饭,风尘仆仆、困难重重,而且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越是艰难越直面挑战,越是艰险越向前,国家测绘产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积极融入和服务自然资源管理工作大局,全力助推自然资源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特别是自然资源部组建以来,我们承担了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正射影像成果质量检验、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质量控制体系研究、不动产登记、城市规划核验、地名普查、地下管线普查、灾后重建等多项质量检验验收工作,这其中每一项都很艰难。”国家测绘产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主任张继贤说道。
 
  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事实确实如此。以“三调”为例,近3年来,该中心连续承担完成了“三调”覆盖全国31个省份2869个县级单元,涉及84家作业单位的优于1米分辨率遥感正射影像成果质量检验工作;较好完成了“三调”27个省份城镇区域0.2米分辨率航空正射影像成果质量检验和国土调查成果质量检验评价技术方法研究与试验任务;全面完成了“三调”全国正射影像一张图拼接成果和统一时点更新卫星遥感正射影像成果质量检验工作。
 
  最让张继贤感到踏实的是,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等因素,中心上下不等不靠、主动作为;加班加点、任劳任怨,用实际行动不断践行“当质量的坚守者,做消费的保护者”的庄严承诺——充分发挥信息化质检手段优势,通过严格工作程序、统一标准尺度、明确质检指标、规范质量检验流程和评定方法,确保了影像质检与“三调”生产环节的紧密衔接,为“三调”提供了坚实的质量基础保障。
 
  在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方面,中心研究提出了以质量法规制度、控制系统、管控机制为核心的“三位一体”全面质量管控体系,设计了以设计质量审核、作业质量自控、工序质量巡查、质量验收复核、质量监督抽查为主线的质量控制总体技术路线,为调查监测质量管控体系顶层设计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此外,中心还连续四年承担了地理国情监测质量控制工作,从管理制度、技术标准、组织实施等方面构建并完善了地理国情监测质量控制体系,做好成果质量验收与复核,保障了监测成果质量全面、真实、准确、一致。
 
  严谨认真
 
  支撑测绘质量监管和成果质量提升
 
  组织开展全国测绘地理信息成果质量监督检查,是中心每年的“重头戏”。不妨先来看两个典型案例。
 
  案例一:在2017年国家测绘质量监督检查中,该中心发现某电厂管网改造管线测量成果存在管线图空间位置不准确、空间关系混乱等严重质量问题,如使用会导致施工图不符合地下空间真实状况,在施工开挖作业过程中可能造成其他管线损坏,进而影响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秩序。
 
  案例二:在2018年国家测绘质量监督检查中,该中心发现某项目工程勘察地下管线探测成果存在地下空间位置失真、个别重要石油管段丢漏、管线点表信息不全等严重质量问题,可能导致在基坑开挖或桩基施工过程中发生破坏石油管线、引起火灾等重大事故。
 
  “质量监督检查就是要消灭问题、纠正错误。如果没有质检,让这些问题留在那里,就很可能给最后的成果质量造成重大影响,而且后期整改会很困难。”张继贤说道。
 
  中心以加强质量监管、促进质量提升为目标,按照“双随机一公开”原则,组织全国测绘地理信息成果质量监督抽查,面向甲级测绘资质单位,每年选取1~3个测绘成果类型,开展覆盖全国各省的成果质量监督抽查、测绘资质单位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和运行情况检查。
 
  去年,该中心首次实现了质量监督抽查与资质检查的同步实施,组织完成了对全国26个省(区、市)40个规划测量项目成果的质量监督检验以及40家甲级资质单位资质检查,并检查出3项成果不合格。今年,该中心克服疫情影响,按计划完成了对全国25个省(区、市)40个测绘航空摄影、三维地理信息模型项目成果质量监督抽查,检查出3项成果不合格,同时协助完成了40家甲级测绘资质单位资质检查,全面实现了年度工作目标。
 
  “通过建立沟通协调工作机制、完善监督检验流程技术和方法、强化验前技术培训考核、加强现场巡查和督导、集中审核检验结果等途径,确保监督检验全面有效,发挥了支撑行业监管的重要作用。”张继贤表示。
 
  为落实中央领导重要指示,坚持国家安全观,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支撑地理信息安全防控与综合监管,中心深入分析研判当前地理信息安全形势,持续组织开展有关资质单位的车载导航电子地图、互联网地图检测工作,促进产品质量提升,规范引导产业发展,支撑地理信息安全监管。2019年以来,中心针对导航电子地图、互联网地图数据和服务安全风险频发的情况,积极开展数据安全检测和安全风险评估技术研究,先后完成了8个样区4个主要地图企业导航电子地图数据安全风险的试验检测工作。
 
  同时,中心开展了导航电子地图制作资质企业的全覆盖调研,摸清了导航电子地图生产的基本情况,并协助部有关司局完成了互联网地图的安全风险评估。此外,中心还积极参与修订测绘地理信息成果管理秘密事项的划定,开展地理信息数字水印系统、高级辅助自动驾驶系统地图保密技术检测评估,以及自动驾驶地图精度评估等工作。
 
  科技创新
 
  推动质检技术不断向前
 
  一等奖!当张继贤捧回全国测绘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获奖证书时,中心上下喜出望外。
 
  据介绍,此次获奖的“信息化测绘地理信息质检平台构建及应用”项目,关键在于构建了多元、异构的质检支撑数据库,研发了“1+N”可扩展信息化测绘地理信息质检平台及质量信息管理服务系统,制定了层次分明、条理清晰、指导性强的《测绘地理信息质检标准体系》。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各省质检机构,直接服务于多项国家重大工程、应急测绘、国家级和省级质量监督抽查,有效提高了质检技术与管理水平,提升了质检效率,支撑了质量监管。
 
  荣誉不是偶然,唯有努力才是答案。近年来,为不断提升质检质量和技术水平,中心不断研究基础测绘成果关键质检技术,通过多源数据联合质检技术研究,形成支持不同类型成果的一致性质检技术,构建了基于质检规则的全流程、自动化基础测绘质检软件,提升了质检效率。
 
  机构改革后,测绘全面融入自然资源管理,中心组织技术骨干着力开展自然资源卫星遥感质检技术体系构建研究。围绕自然资源管理对卫星遥感数据产品及技术支撑的需求,开展质量管控体系、质检关键技术、质检大数据支撑数据库、智能化质检云平台的研究和建设,形成支撑自然资源管控的卫星遥感质检业务能力,为科学高效辅助自然资源管理与决策提供质检技术保障。
 
  十年来的质检技术创新,中心取得了多项科技成果,累计获得测绘、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11项,其中特等奖4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成绩的取得也得益于我们对科技创新人才激励机制的逐步优化。”张继贤表示,近年来,中心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机制,培育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
 
  此外,中心还深入推进质检标准体系建设,从质量基础、质量管理、质量要求、质量检验评价、质量检验技术等方面研究建立服务自然资源高质量发展的测绘地理信息质检标准体系。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信息化测绘地理信息质检标准体系构建等项目,积极牵头和参与了17项国家标准以及16项行业标准的制修订,为开展质量管理与质量检验评价提供有效的依据和指导。
 
  十年磨一剑,砺得梅花香。“收获是对耕耘的最好诠释,面向更美好的未来,中心干部职工都自觉重任在肩、不容懈怠,将主动把握机遇、改进作风,锐意进取、攻坚克难,不断提升测绘质检能力和水平,在自然资源质检新征程上继续优质高效完成国家赋予的重要使命。”谈到未来的发展之路,张继贤信心满满。

战略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