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GPS,AGPS,GPSONE知识详解

2013-12-24 18:00:23来源: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

      DGPS知识详解

    什么是DGPS?
    DGPS(Difference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英文单词的缩写),即差分全球定位系统。由于当前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精度不能满足人们定位导航的需要,因此,研究人员提出了差分定位系统的概念。其方法是在已精确测定坐标的参照物上设置GPS接收机,并和移动台上的GPS接收机同步观测不少于四颗的同一组卫星,求得该时刻的差分修正数(位置差分、伪距差分、相位平滑伪距差分和相位差分等修正数),通过无线电数据链把这些改正数实时播发给在附近工作的移动台(用户)或事后传送给移动台(用户),由移动台(用户)用所收到的差分改正数对其GPS定位数据进行实时修正,其目的是消除公共误差项,有效地减弱相关误差的影响,进而获得更精确的定位结果,提高定位精度。DGPS相对于GPS能为用户的导航定位精度带来数量级的提高,在飞机精密进场着陆、无人机、弹道轨迹测量、车辆定位导航等航空、航天、航海及车载领域得到应用。
    DGPS的分类
    
    DGPS是克服SA的不利影响,提高GPS定位精度的有效手段,可达到Ⅲ级及以上精度。根据DGPS基准站发送的信息方式可将差分GPS定位分为三类,即:位置差分、伪距差分和相位差分。根据DGPS的区域一般可分为区域DGPS、广域DGPS和全球DGPS,目前,全球DGPS正在探索中。位置差分、伪距差分和相位差分这三类差分方式的工作原理是相同的,都是由基准站发送修正数,由用户站接收并对其测量结果进行改正,以获得精确的定位结果。所不同的是,发送修正数的具体内容不一样,其差分定位精度也不同。
    
    1. 位置差分原理
    位置差分技术是比较简单的一种差分技术,这种技术的特点就是在现有GPS接收机上做改进,从而实现差分定位,位置差分法适用于用户与基准站间距离在100km以内的情况。通常情况下,常规的GPS接收机通过改装可实现这种位置差分系统。通过安装在基准站上的GPS接收机观测4颗卫星后便可进行三维定位,解算出基准站的坐标。由于存在着轨道误差、时钟误差、SA影响、大气影响、多径效应以及其他误差,解算出的坐标与基准站的已知坐标是不一样的,会存在一定程度的误差。通过对接收到的坐标和已知坐标的计算,会得到一个差分修正数,基准站利用无线电数据链将此修正数发送出去,由用户站接收, 用户站用所收到的差分修正数对其GPS定位数据进行实时修正。最后得到的修正后的用户坐标已消去了基准站和用户站的共同误差,例如卫星轨道误差、 SA影响、大气影响等,提高了定位精度。以上先决条件是基准站和用户站观测同一组卫星的情况。 
    2. 伪距差分原理
    伪距差分是应用最广的一种差分技术,几乎所有的商用差分GPS接收机均采用这种技术。这种差分技术的特点是在基准站上,观测所有卫星,根据基准站已知坐标和各卫星的坐标,求出每颗卫星每一时刻到基准站的真实距离。再与测得的伪距比较,得出伪距改正数,将其传输至用户接收机,从而提高定位精度。国际海事无线电委员会推荐的RTCM SC-104也采用了这种技术。这种差分技术,通过修正后能得到米级定位精度,如沿海广泛使用的“信标差分”就是采用这种技术。
    与位置差分相似,伪距差分能将两站公共误差抵消,但随着用户到基准站距离的增加又 出现了系统误差,这种误差用任何差分法都是不能消除的。用户和基准站之间的距离对精度有决定性影响。
    3. 载波相位差分原理
    载波相位差分技术又称RTK(Real Time Kinematic)技术,是实时处理两个测控站载波相位观测量的差分方法。即是将基准站采集的载波相位发给用户接收机,进行求差解算坐标。载波相位差分技术是建立在实时处理两个测站的载波相位基础上的。它能实时提供观测点的三维坐标,并达到厘米级的高精度。
    实现载波相位差分GPS的方法分为两类:修正法和差分法。前者与伪距差分相同,基准站将载波相位修正量发送给用户站,以改正其载波相位,然后求解坐标。后者将基准站采集的载波相位发送给 用户台进行求差解算坐标。前者为准RTK技术,后者为真正的RTK技术。

战略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