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保国:拳拳之心 报之以国

2018-07-02 10:51:56来源:中国电科54所


       “责任成就事业,创新赢得未来”,这是蔚保国一直坚持的人生信条。
 
       1988年从国防科技大学电子工程系毕业的蔚保国拥有太多头衔荣誉:中国电科首席专家、全国北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科技委委员、五十四所副总工程师、卫星导航专业部主任、卫星导航系统与装备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河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但他最看重的是这些头衔背后那份沉甸甸的责任。
 
       “五十四所是一个历史厚重的军工单位,从入所到现在,老一辈的拼搏精神一直都影响着我,我不敢、也不能松懈。因为我们所从事的,不只是五十四所的事业,更是国家的事业,我们有责任挑好这个担子。”采访中,蔚保国说道。
 
       在对导航事业的热爱和责任心的驱使下,蔚保国带领团队取得一个又一个“金灿灿”的成绩:自主创新、攻坚克难、团结协作,解决我国多星测控领域技术难题,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建成我国导航领域首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引领北斗卫星导航技术进步与发展;聚焦卫星导航产业化,开拓北斗伪卫星/GNSS智能导航与位置服务应用方向......
 
       在北斗地面应用系统研制过程中,创新性突破多项重大技术难题;在北斗二号工程中,蔚保国带领团队用3年时间完成预研攻关,又经过5年型研攻关,研制出我国首套数字多波束卫星导航测量系统,并获得该工程科技进步奖。
 
       今年5月,导航专业部又开始了北斗三号工程地面运控系统系列投标工作。蔚保国带领13个投标团队,并行参与20个任务包的投标工作,历时两个半月,加班加点,最终在激烈的竞争中,成功中标数字多波束系统等10个项目。在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建设中,五十四所在运控、星间链路管理、测试评估等方向继续保持核心骨干地位。
 
       “15个课题论证,方向差别很大,蔚总要在这些项目中来回切换,非常不容易。这些天来,我们加班时,他在加班;我们回家了,他还在办公室。这股拼劲,也默默影响着整个团队。”导航专业部系统室主任郑晓冬说道。
 
       完美主义?因为心中有一份责任!
 
       郑晓冬的电脑中保存着一份蔚保国的日程表,从今年5月份开始,蔚保国基本每天都要工作到晚上11点以后。到了7月份,北斗三号工程发标,蔚保国彻底进入“战备状态”。“从早上8点开始,几乎每天都要工作到凌晨1、2点。”郑晓冬介绍,“晚饭基本都是9点以后,经常他爱人打电话催他回家吃饭,吃完很快又继续回来工作。”
 
       每组课题答辩要经历6次评审:2次技术卷评审、1次商务卷评审、1次价格卷评审还有1次最终答辩和PPT评审。15个课题总共要开90次会,材料累计超过2万页,作为指挥组组长,蔚保国反复阅读和推敲这些材料,并从用户的角度思考发问,逐一检查有无遗漏或短板。
 
       在数字多波束的投标中,涉及到的技术难点非常多,答辩时间有限,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把思路讲清楚,成了团队的一大难题。蔚保国承担下主答辩人的角色,反复琢磨PPT内容,直到答辩前一天仍然练习到凌晨3点。
 
       “按说,到蔚总这个级别的技术‘大拿’,对答辩中涉及到的问题都是非常了解的,直接拿PPT讲也不是不可以。但蔚总就是这样一个人,非常认真,精益求精,一定要练习到对所有细节都了如指掌。”郑晓冬说道。
 
 
       最终,导航专业部拿下了这个2个亿的标的。“责任!”这两个经常被蔚保国提起的字,解释了他的“完美主义”,“肩上扛着的是导航专业部、五十四所导航产业发展的未来,不敢懈怠。”
 
       眼光很毒!专业上嗅觉敏锐
 
       提起蔚保国,伍蔡伦第一印象便是“眼光很毒”。这里的“毒”不是贬义,而是说他在技术方面眼光独到、观点犀利、一针见血。伍蔡伦是清华大学的博士,2011年6月毕业后到五十四所导航专业部工作。目前,担任总体技术部任接收机组组长,负责高动态高精度接收机研究方向。
 
       实际上,伍蔡伦在学校时就和五十四所有合作,作为清华大学的高材生,他拒绝了其他单位抛出的橄榄枝,最终选择在五十四所扎根、开拓事业。“一个是因为五十四所的平台很好,在这里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另一个原因是,在学校就跟蔚主任接触过,是个专业素质过硬的领头人。跟着他,有奔头。”
 
       伍蔡伦至今记得在某高精度测绘车的项目论证中,他们团队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按照对现有资料的掌握和理解,形成了一份论证报告。当时有6家单位同时竞争,蔚保国亲自帮他们梳理报告,从技术难点、创新点各个方面一一整理,几个小时下来,原先迷茫的地方有了思路,原先浅尝辄止的地方有了更深的理解。获得“2017年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的北航李建利老师当场对蔚保国竖起了大拇指。
 
       做为一名科技工作者,蔚保国始终以“不学习就要落后,每个人都要有危机感”激励自己、激励他的团队,因为他深刻认识到,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适应专业日新月异发展的需要,才能适应信息时代快节奏带来的挑战。尤其参加工作以来面对一系列新任务,唯有技术创新才能更好解决问题,这就需要学习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并实践应用。他的体会是多方位学习:书本、工程实践、专题讨论、专家请教、学术交流、岗位培训、参观访问等等。既要抓紧时间,更要不断思考。唯有深度思考才能融化和升华知识,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认识和观点。他常和同事及学生讲,对于一些棘手难题的解决或者创新系统的设计,要多维度多场景反复思考推敲,有时想得脑袋都疼,均是必要的。缜密的思考与深入的实践相结合,才能有助于挖掘问题本质并高水平高质量解决之。为此,他在专业部各实验室均提倡追求的八字理念是“专业、专注、超越、卓越”。
 
       除了自己的专业领域,蔚保国还时刻关注国际、国内的最前沿技术。他经常会给技术人员推荐各个领域的专业书籍。“有一次,蔚主任拿给我一本书,写的是大数据方面的技术,那时候我还云里雾里,不知道大数据是什么东西。半年以后,全国都在讨论‘大数据’了。”郑晓冬说。
 
       蔚保国每次出差总是背一个双肩包,包不大,却十分沉。“那个包里,衣服没几件,满满的都是专业书籍。蔚主任平时工作很忙,出差的路上,他会抓紧时间看书。”
 
       正是这样的学习精神,让他在专业上一直保持着敏锐,也带领着这个团队不断开拓市场,占据着国内领先的地位。
 
       蛮拼又文艺 团队气氛和谐融洽
 
       导航专业部从7月份到9月份一直处于“紧绷”的状态,工作量大,时间又紧,技术人员每天自动加班加点。“起初怕大家有怨言,但是后面发现大家都是自动自觉地加班,团队非常有干劲儿。”郑晓冬介绍。
 
       “说实话,从学校刚入所时,确实不适应这样的工作节奏。”今年博士毕业的何成龙在采访中说,“每天像打仗一样,一进入工作区就开始忙碌,而且对于新人来说,项目的难度并不小。”
 
       何成龙自认为是一个不会屈从于权威的人,在五十四所工作也不只是为了一份工资。“因为跟着蔚总,有意思。蔚总是一个非常有个人魅力的人,他会给新人提供机会,会考虑新人的专业和能力分配合理的工作。在这个团队中,我觉得自己有价值,能发挥作用”。
 
       在导航专业部,很多人和何成龙一样,加班加点,工作苦、累,但从不抱怨。“为什么要抱怨?你辛苦,蔚总比你更辛苦。刚毕业时,我什么都不懂,一年之后,我渐渐成了团队的骨干。这样的辛苦是值得的,我比在学校的时候成长得更快。”
 
       “蔚总格局很开阔,有时候团队遇到一些难题,他反而会过来安慰我们。”伍蔡伦说,“我内心喜欢钻技术,对于团队管理方面,并不擅长。”有一次,伍蔡伦的团队在项目推进时遇到困难,前期节奏缓慢,外协很难沟通。蔚保国得知情况之后,一一跟他分析问题所在。“就站在路边,跟我讨论了半小时,一点架子也没有。”最后问题成功地解决了。
 
       蔚保国很少有休息的时间,导航专业部的人评价他:不是在出差,就是在出差的路上。周末是他最“放松”的时候,“因为用户都休息了,他可以回所里跟我们一起工作”。在工作之余,他会给大家放几首音乐放松心情。“蔚总是标准的男中音,团队活动时,他偶尔会‘开两嗓子’,大家都听得十分入迷!”郑晓冬说。
 
       蔚保国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召着年轻人,又用自己的实力带着这支队伍打赢一场又一场的硬仗。“他是我们最身边的榜样,也是我的追求目标!”采访中,伍蔡伦这样表示。

战略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